《传播学》是福建专升本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了帮生更好地复习,好学校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考名词解释题的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1、把关人:指的是在社会新闻传播的流程中,大众传媒并不是无差别地记录所有新闻素材,而是经过筛选和选择的过程。库尔特●卢因提出的这个概念,形容了传媒组织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经过这道“关口”的新闻才能传达给受众。
2、意见领袖:在人际传播网络中,那些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被称为“意见领袖”。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影响他人的决策和行为。
3、传播隔阂:传播隔阂存在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以及各种群体、组织和世代之间。由于参与社会信息系统的个人、群体或组织都具有特定的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传播隔阂既包含无意的误解,也有有意的曲解。
4、拟态环境:也被称为信息环境,它并非现实环境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结构后呈现给公众的环境。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
5、媒介依存症:这是一种由新媒体使用过度引发的社会病理现象。患者可能沉迷于媒介接触,过度依赖媒介作为价值和行为选择的依据,满足虚拟互动而忽视现实社交,并可能出现孤独和自闭等社会性格特征。
6、电子乌托邦:这是一个对媒介技术发展抱有无条件乐观期待的观点,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将带领人类进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社会。
7、信息环境:指在一个社会中,个人或群体接触到的所有可能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8、两级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信息并非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9、“IPP指数”或“既有政治倾向指数”:这是一个综合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之前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10、“论”、“魔弹论”、“皮射论”:这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它们传递的信息就像击中躯体一样,能够引发直接速效的反应,甚至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以上是好学校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好学校网校APP提供针对2022年福建统招升本的课程免费试听和免费题库,考生可下载好学校网校APP或访问官网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