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职校新闻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 单独招生考试都考什么

来源:CEO 时间:2024-09-11 12:03:36 阅读:0

一、高考单招是什么意思

1、高考单招即单招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2、单独考试招生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试点,是国家高考的组成部分。学生入校后与统招的学生待遇相同。单招可谓是统招的捷径,入校后和统招生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入学的时间和途径不一样,而且单招考试要比统考容易很多。

3、旨在让那些有突出专长与爱好但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能有机会走进大学深造。当然也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进,好的学校好的专业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好在单招有一个好处,如果你没有通过单招考试,还可以继续复习参加高考。

4、当然也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进,好的学校好的专业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好在单招有一个好处,如当然也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进,好的学校好的专业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好在单招有一个好处,如果你没有通过单招考试,还可以继续复习参加高考果你没有通过单招考试。

二、什么是单招考试

1、单招,即为单独招生简称。概括而言,就是高职高专层次学校的自主招生。它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生。但是普通高中生很少参加,单独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

2、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单独考试招生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试点,是国家高考的组成部分。学生入校后与统招的学生待遇相同。

3、统招与单招的学员这两者的待遇是相同的。单招与高考录取的组织方式相同,都由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试、填报志愿、划线录取;招生计划性质相同,享受统招生学生同等待遇,单独招生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计划,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

4、不属于成人教育,也不属于自学考试。单招考生在校期间待遇,国家补助政策,毕业时享受的就业政策及就业后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毕业证书,报到证,均与普通专科学生完全一样。单招录取后的考生与高考上线录取考生同年入学,同时毕业,入学时学费住宿相同,学生毕业后可以专接本普通本科,可以在全国教育网上查询。

5、不同点: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报名时间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模式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单招的录取率相对比统招的录取率高,统招的选择很多,也意味着竞争更激烈。

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单招考试

三、单独招生考试都考什么

1、单招(春季高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及信息技术四科,面向高中生考试不分文理科,这让那些文综、理综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更大的机会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2、高职单招试题很简单,语文科目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容易题占70%左右;数学科目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容易题占70%左右;英语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春季高考英语不进行听力考试。

3、信息技术或许高中生比较陌生,试卷由选择题+解答题+综合应用题,其中容易题占70%。四科试题的易、中、难比例都约为7:2:1。试题虽说简单,但报考高职单招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因此竞争比较大。

4、单招考试大部分学校都是不会给答案的:

5、不过具体的看学校的讲究,单招考试一般考核数学、语文、英语和综合素质四科。综合素质考核分为上机考试和面试两部分,上机考试就是在考生计算机上答题,面试则由专业面试官负责,主要考察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知识储备量等。

6、单招考试大部分学校都是不会给答案的,不过具体的看学校的讲究,单招考试一般考核数学、语文、英语和综合素质四科。综合素质考核分为上机考试和面试两部分,上机考试就是在考生计算机上答题,面试则由专业面试官负责,主要考察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知识储备量等。

四、单招语文文言文翻译考试范围

1.单招考试的考试范围是哪些

2017学校单招的考试形式一般为“文化联考+综合素养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

2017学校单招的考试形式一般为“文化联考+综合素养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

文化联考包括语数英三门科目;综合素质测试分为上机测试和面试,上机测试在计算机上答题,考核学生人文素养;面试由面试员与考生交流,主要考核语言表达、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知识面、职业倾向等基本职业素质。不过不同学校之间会有些许差别,具体请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

单招大纲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国规划新教材》,并考虑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

什么叫范围啊?背诵还是古文啊?如果是古文的话,有规律的。

第一篇着重是人物叙事,基本上都是说这个人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啊、智慧啊之类的。考题上看,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虚词的判断都是必考的。

第二篇着重议论哲理的。什么游啊,什么记啊,还是挺多的。

这个注重的是全文的理解,主旨的把握。题目是一些语境的理解啊,主旨的理解之类的,所以难度较高。

=========================================================如果是背诵的范围的话:1、吴均《与朱元思书》(新教材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一课)2、韩愈《师说》(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课)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4、陶渊明《饮酒》(新教材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5、苏询《六国论》(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6、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7、白居易《琵琶行》(新教材高三第二学期第二十六课)(2)新教材要求背诵的诗歌与古文篇、段:1、陆游《诉衷情》(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秋瑾《鹧鸪天》(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5、王维《汉江临泛》(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6、李白《清溪行》(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7、杜甫《旅夜书怀》(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8、王安石《江上》(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9、朱熹《泛舟》(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10、《长歌行》(汉乐府)(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1、刘桢《赠从弟》(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2、祖咏《望蓟门》(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3、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4、李贺《致酒行》(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5、王令《暑旱苦而热》(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7、张九龄《望月怀远》(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8、李白《把酒问月》(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9、黄庭坚《登快阁》(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0、陆游《关山月》(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2、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3、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4、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5、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6、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7、朱熹《偶题》(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8、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9、王维《终南山》(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0、李白《独坐敬亭山》(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2、左思《咏史》(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3、张九龄《感遇》(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4、林逋《山园小梅》(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6、杜甫《登楼》(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7、李商隐《安定城楼》(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8、《论语》七则(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八课)39、《孟子》二章(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0、荀况《劝学》第三、四段(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1、《学记》第一、二段(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42、屈原《国殇》(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3、贾谊《过秦论》最后三段中的关键句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课)44、郦道元《江水·三峡》三至六段(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高二第二学期第三十一课)46、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高二第二学期第二十七课)47、苏轼《石钟山记》三至六段(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第一段(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七课)49、欧阳修《伶官传序》最后一段(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一课)50、苏轼《前赤壁赋》(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1、苏轼《前赤壁赋》(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八课)53、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末二段(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二课)54、袁宏道《虎丘》(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八课)55、龚自珍《病梅馆记》第一段(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三课)56、《郑板桥题画三则》第二则(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四课)57、梁启超《志未酬》(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九课)58、《长亭送别》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学期第四十四课)(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1、曹操《观沧海》2、陶渊明《饮酒》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白居易《琵琶行》5、陶渊明《归园田居》6、陶渊明《读》7、吴均《与朱元思书》8、韩愈《师说》9、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第四段)10、苏洵《六国论》11、归有光《项脊轩记》(第一段)12、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文言文翻译“四重奏”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四、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

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地责罚。”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景公答应了他。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

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

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晏子说罢,拜了两拜,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

东阿,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